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植物怎样写毕业论文(如何写一篇研究植物的论(3)

来源:广西植物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杰子看看手表,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,虽然走走停停,应该也已经走了五六公里,一众人刚进来时的兴奋劲都过去了,山洞里除了轻微的水声和我们的

杰子看看手表,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,虽然走走停停,应该也已经走了五六公里,一众人刚进来时的兴奋劲都过去了,山洞里除了轻微的水声和我们的说话声,就是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。

打着手电往前照,依然看不见山洞的出口,我们决定休息一下,吃点东西。

背进来的干树枝派上了用场,点着后升起篝火,把苫布展开铺在地上,我们一个个才感觉疲惫不堪,团团围坐在苫布上,在包里拿出水和干粮,补充点能量。

这时我们才发现洞底路面上,有一层挺厚的浮沉,像细滑的面粉,均匀铺在地上,这应该是经年累月没有人迹活动的证明。

一个个累得不想说话,背靠着背休息了好大一会儿,篝火一烤,都有些困意。

往前走还是往回走,又成了一个问题。

我们判断,前面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稀奇的东西,最大的吸引点无非就是出口到底在什么地方。

这条山洞到底还有多长,我们心里没底,一边惊叹于这么宏大的人工工程,一边纳闷,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。

还有一点,就是那些封死的侧室,一路走过来有几十个,真的是因为地质条件不允许,不具有开凿条件,还是那些都是开凿好了的房间,里面放着什么东西。

我们在一个条石封砌的侧室前努力过,想撬开一块条石,看看里面的情况,可惜没有成功。

前进还是后退,始终是一个问题。

还有一个现实又必要的问题,我们不得不考虑,就是手电筒快没电了,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光那是寸步难行。

最后举手表决,三个男生坚持往前走,一定要看看这个山洞到底通向什么地方。好奇害死猫,我就是好奇心比较重的那一个。

两个男生主张往回走,考虑也是很现实。山洞就在这里,不会跑了也不会飞了,这次走不到头下次还有机会,下次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,多准备几个手电筒,多带点吃的,大不了在这个洞里住他个三天三夜,也没必要冒这个险!

两个女生犹豫不决,她们已经没有了害怕的感觉,就是又累又困又好奇,想看个究竟又顾虑体力不支。

局面一时有点尴尬,两位女士是同意或者反对或者弃权,总要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。

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,大张突然说,我觉得还是往前走比较好,做事不能半途而废,有干粮,有空气,有水,抹黑也能走出去。

我和杰子有些诧异,因为大张本就是同意往前走的人,我们仨意见是统一的,现在是在争取两位女士的意见,你一个表过态的又重复这些意思是什么意思!

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超出了我们本已经考虑好的意思。

其中一位女生说,我同意往前走,行百里者半九十,我们不能半途而废,就是要走下去,到底要看看这条路通向什么地方。

得,一锤定音!

七个人,四个同意往前走,少数服从多数,另外一个即使不表态或者反对,也已经无关大局。

推动历史往前发展的,往往是一些看上去偶然性的小事件,如果我们抽丝剥茧,洞察现象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,就会发现偶然只是必然的偶然表现。

大张和那位女生是准恋人关系,互有好感又隔着一层窗户纸,属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阶段,所以大张一暗示,女生闻弦歌而知雅意,立马表态郎若有情妾自有意。

我们五个人只是解决了一时的前进还是后退的问题,大张和那位女生,解决的有可能是一生一世的问题。

看看表已经凌晨三点,这个地方不到五点就亮天,虽然夜不归宿不会有什么问题,长时间玩失踪不报备,毕竟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情,况且还有带队老师呢,万一临时召集我们有点什么安排,找不到我们,又是有男有女,怕是不好解释。

熄灭火,收起苫布,安全起见把没有烧完的干树枝再一次打成捆,背在身上。

这时杰子突然“咦”了一声,招呼住正要往前走的我们。

你们看这是什么?

杰子的手电照着脚下,有一条模糊的白线,被一个红色的圆圈?隔开,像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流表。红圈里,画着一个箭头→,箭头上写着3.5KM,箭头指向我们进来的方向。

是不是到洞口的距离?

大张问。

看看再说,我的平常步幅是80公分,往前再走625步看看不就知道了。

杰子说着,打着手电往前走去。

果然找到了标识3.0KM的标志,我们信心倍增,不管是不是洞口,总之是个起点,也许是山洞的最深处,而这个最深处,也有可能和外界隔绝,不管是什么,只有3公里远,走过去一看也就明了了。

我们又兴奋起来,也没有心情看洞中的情形了,几个人只管往前走,巷道里只有“突突突”的脚步声。

文章来源:《广西植物》 网址: http://www.gxzw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8/1366.html



上一篇:你怎么看待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关于屁的社会
下一篇:植物核心期刊发表(植物相关的期刊)

广西植物投稿 | 广西植物编辑部| 广西植物版面费 | 广西植物论文发表 | 广西植物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广西植物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