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|香港学生在广西的“望闻问

来源:广西植物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1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未来我想做一名中医医师,然后可以从事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。”陈志钊表示,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,希望自己可以把中医的一些理论和精华进行提取、系统化。 今年恰逢

  “未来我想做一名中医医师,然后可以从事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。”陈志钊表示,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,希望自己可以把中医的一些理论和精华进行提取、系统化。

  今年恰逢香港回归25周年,他们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。与香港特区同龄,让杨净钧有一种荣耀与使命感,“我们青年一代要学好知识,用真本事将香港建设得更好”。

  近年来,中医药在香港日益普及,越来越多人通过中医调理、治疗、膳食等强身健体,让杨净钧和陈志钊等医学生看到了发展前景。

  在她看来,内地的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很好,中医学的学生能有很多实习的机会,很多地方都有中医院和中西医院,实习期间可以学习如何“望闻问切”,当面向老师、前辈请教,和病人沟通,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。

  谈起学习中医专业的初衷,杨净钧回忆说,那源自年少时的一次体验。读中学时,她参加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,在一家社会机构中心体验不同的职业。当时,一面中药百子柜吸引住了她,便停下来认真了解,询问中医师如何开处方和抓药。

  “毕业后我会回香港,投身于中医药领域。”杨净钧坚定地说,希望自己能为香港的发展贡献力量,用所学的中医知识服务更多患者,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,助推中医在香港发扬光大。

  “针灸、推拿等,以前我在家了解得多,所以想系统学习这些方面的医药学知识。”陈志钊表示,选择广西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好,与香港气候相近,而且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年轻人施展抱负。

  广西与香港地缘相近、语言相通,相互交流合作也日益紧密。作为全国知名的中草药产区,广西的中医学教育历史悠久,名师名医资源丰富,许多香港学生都愿意选择来此学习中医学专业。据统计,近5年来,仅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学的香港学生就超过200名。

  “我打开每个抽屉看里面的中药,回想起以前看过的有关中医的港剧,里面提到怎么用中医药来治病,当时我还学着怎么去用药秤量药,顿时找到了兴趣。”杨净钧说,从那时起,自己就决定中学毕业以后要考中医学。在广西,她完成了圆梦之旅。

  新华社南宁6月13日电(记者朱丽莉、郭轶凡)夏日清晨,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药用植物园草木葱茏,许多学生入园晨读、辨识百草,其中不乏香港学生。

  香港学生杨净钧出生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,因为学习中医药已在南宁度过充实的5年。进入毕业季,她比平时忙碌了许多,除了日常的课业学习,还忙着准备毕业手续、与师友道别等事宜。暑假之后,她还将继续在广西攻读研究生。

  陈志钊表示,“一国两制”给香港带来了繁荣稳定,香港国安法给民众带来和谐与安宁的生活。期待香港与内地展开更多交流与沟通,促进人员往来与合作,共同创造更多财富与机遇,迎接更美好的未来。

  今年24岁的陈志钊目前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大二的学生。谈起学习中医的缘由,陈志钊坦言首先是受到家人的影响。

  他来自中医世家,外公是行医近50年的老中医,在广州开办有中医诊所;母亲接过衣钵也从事了中医行业,在香港创办了一家推拿针灸正脊学会,自己耳濡目染中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文章来源:《广西植物》 网址: http://www.gxzw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4/1328.html



上一篇:(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·与特区同龄)香港学生在
下一篇:广西北海:科研人员基本掌握华南沿海海草生态

广西植物投稿 | 广西植物编辑部| 广西植物版面费 | 广西植物论文发表 | 广西植物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广西植物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